【说明】历史知识点总结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第1篇】2022年9月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范文甲午中日战争
1、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日本帝国主义为吞并朝鲜,入侵中国而蓄意挑起的战争。
2主要战役
①黄海海战:此战后,日本舰队控制了黄海制海权。
②旅顺战役:旅顺陷落,日本对旅顺和平居民进行野蛮大屠杀。
③威海卫战役:威海卫溃败,李鸿章—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邓世昌。
2、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1签订时间;1895年。
2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3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④增辟通商口岸等。
4影响
①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②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用史实说明甲午中日战争后,
《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a,《马关条约》割占中国大量领土,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
b, 2亿两白银的赔款,加重了祖国人民的经济负担,加剧了中国的贫穷和落后。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工业的发展。
d,增辟通商口岸,便利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
总结:《马关条约》后,日本轻易从中国捞到这么多好处,则直接刺激了帝国主义掀起瓜分,
中国的狂朝,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鸦片战争
1、背景
1罪恶的鸦片贸易: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
2鸦片给中国带来了严重危害→
①白银外流,造成清财政危机。
②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③统治机构更加腐败。
④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⑤严重削弱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3虎门禁烟:1839 年,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2、战争经过
爱国官员:关天培——中国近代牺牲的第一位清军将领。
3、结果
签订中国第一个丧权辱国中英《南京条约》。
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 2100 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影响
①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③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的侵华罪行
1、第二次鸦片战争
1根本原因 :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 1956 年 10 月——1960 年 10 月。
3主凶 英、法 。
4帮凶 俄、美 。
2、列强的罪行
1英法——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 (1860 年 10月)
2沙俄——趁火打劫,强占中国北方领土 150 多万平方公里。
3、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太平军占领南京改为天京,作为都城。
建立与清对峙的政权。
太平军将领李秀成抗击洋枪队,在慈溪之战中,击毙洋枪队头目华尔。
血肉筑长城
1、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东侧伏击,歼灭日军一千多人,缴获大批物资。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2、台儿庄战役:1938年春,日军分两路进攻徐州。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展开激战……。中国军队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3、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到敌人后方,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根据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中国共产党领导根据地军民顽强抗战,成为抗击日本侵略的中流砥柱。
4、百团大战:为了粉碎敌人的“囚笼”,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攻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战役。
时间过得真快,不经意间我即将和大学挥手告别。回首这四年的校园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有太多的回忆,有欢笑也有泪水。大学是挑战自我,充实自我,为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基础的平台。...
篇一期中考试结束了,我所剩下的初中生活随着一次又一次的考试逐渐变短,这次考试虽然比上次有些进步,可是这离我想考上一所好的大学还相差甚远,我认真分析了原因:1、在考试前我并没有深入复习,只不过是看了看书。
为了使党员干部思想进一步提高、作风进一步转变、内部关系进一步和谐融洽,全国掀起了学习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热潮。在此次活动中,本人能认真对照标准,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不断改进...
我现任街道党委宣传委员,主要负责街道宣传、思想教育等工作,让党员先进性在岗位上闪光。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以道虽通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的人生信条,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军训目的:通过军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吃苦教育,强化学生国防意识以及自我管理能力,树立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组织性、纪律性观念,使学生在思想品质、学习态度以及身体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打下良好基础。
一、重视观察和实验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法拉第曾经说过: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的观察之中。
本学年通过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快乐童年,放飞希望等主题教育,从而对十八大精神和中国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一、书读熟、题做烂书读透,理解、融会贯通。技能操作知识要和基础知识相结合,不可教条,不可死读书本。必须挤一切时间学习,不可有侥幸心理。一分心血,一分汗水,一分成绩。
【第2篇】xxxx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工作总结范文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xx年前)
二、奴隶社会 ……此处隐藏19073个字……北朝的贾思勰著有《齐民要术》一书,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p119
82、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83、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 p122、
84、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85、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86、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 p124
问答题:
1、商鞅变法的内容和意义?
答: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p38—39
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君主直接派官吏治理。
意义: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2、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p46—47
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3、评价秦始皇。 p57、p62
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他顺民心,完成统一,他自称皇帝,总揽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修长城开发南疆,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3、汉武帝为实现大一统采取了哪此措施?p68、p74、p78
答: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①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②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兴办太学,推行儒学教育。
③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现经济上的大一统。
④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使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了鼎盛时期。
5、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的原因有哪些?p111
答:①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耐旱耐寒作物。
③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④民族融合加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6、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答: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进一步实行了改革
内容: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及家属必须穿戴汉族服饰;将鲜卑族姓氏改为汉族姓氏,把皇族由姓拓跋改为姓元;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贵族联姻;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等。
意义:1、促进了民族融合.2、传统汉文化得到发展
【第14篇】2022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1、艰难的法兰西共和之路:
1).波旁王朝——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共和体制最终确立)
原因:1.封建势力太强
2.反法同盟的干预与阻碍
3.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
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内容:行政权归于总统;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司法权归于法院,由参议员授权组成。
3)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
1.共和派终于把众议院、参议院、内阁、总统等关键性职位掌握在自己手中;
2.资产阶级各个集团在国家政权中都占据了自己的席位,共和制政体最终确立;
3.它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
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1)德意志帝国建立:1871年宪法,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内容:
政体:统一后的德国为邦联制的君主国家;
立法权:两院制的议会作为立法机构。联邦议会是帝国权力机构,实际上是上议院;帝国议会实际上是下议院
行政权: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宪法授予巨大权力。
帝国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工作,是内阁首脑,拥有绝对权力。只对皇帝负责。
3)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性质: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的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4)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影响:1.代议制的确立标志着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帝制国家建立起来,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2.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专制色彩很浓。3.军国主义传统(崇尚武力)得以延续,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深渊。
高一必修一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15篇】2022年中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
1.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东南沿海的广州、泉州等地,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2.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南宋时很快在江南地区推广。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茶树的栽培主要在江南的丘陵地区。
3.北宋时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的丝绸产量高,朝廷用的丝绸,有很多来自江浙。
4.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的冰裂纹瓷器,给人以别致的美感。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的瓷都。
5.南宋时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它的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
6.宋朝的海外贸易发达,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7.元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8.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9.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历史知识点总结多篇范文。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