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讲话致辞

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多篇

时间:2024-12-16 03:17:16
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多篇

摘要: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多篇为网友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1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感谢校长给与我们青年教师这次机会,能够与大家分享我们的读书心得,作为一名刚刚工作两年的英语教师,目前来说还未有经验可谈,只是一些自己的感悟想要和大家分享。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确,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读书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享受。“博览群书添雅趣,缕缕书香胜饭香。”人生乐趣在读书,有书为伴心甘甜。

在读80位校长的教育故事中,有这样几位校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位是邓仕民校长。他说,人生,无论学习,工作,生活,都会面临许多的选择,也需要抉择。如果有人问我选择老师,后悔么?我的答案很简单,不后悔。因为我当初做的选择不是为了父母,更不是为了我自己,我只是为了那些孩子。与其说孩子们舍不得我,不如说是我舍不得那些孩子。孩子的感情永远是真的,孩子的心灵永远是最纯净的,孩子眼里的世界永远是最可爱的。大家总说教育,那教育到底是什么?是教授书本知识?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认为都不全面,教育最重要的是心灵的教育,是心与心之间的沟通。

还有一位是龚彤校长,他说,初为人师,坦白说我的内心是激动的,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让我欣喜不已,然而内心也有一份忐忑,因为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责任重大,而且还将面临种种困难的挑战。备课,改作业,辅导学生,与家长交流,我由衷地体会到,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都肩负着不一样的责任和使命。俗话说:“严师出高徒”,我却不这样认为。在教育中,我一直秉承一个原则,让人怕不如让人爱,让人爱不如让人敬。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坚持以吾心换其心,做孩子们的守护者和陪伴者,也是他们的朋友。

从这些校长中,我学到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面对一个个孩子,应当把爱洒在他们每一个人的心田,花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不仅对每一个学生用心,更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助其自我成长,做老师的不能用一层不变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一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会成长,会进步。每个学生都有被人赏识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赞扬。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他们一些宽容和鼓励,多给他们一些关注,最大限度地为他们创造变化的机会。

那对于现在的我呢,我来到清河中学已经一年啦。能回到自己的母校任教,心情是激动的,也是忐忑的。激动的是能把从我的老师那里学到的知识再传授给我的学生们,这种心情是激动的。忐忑的是不知自己是否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忐忑着是否会辜负大家的期望。值得庆幸的是在清河中学这个大家庭,有各位领导老师们的鼓励与帮助,有老教师的细心指导,有组长的殷切教导,有各位同事的热心帮助,让我很快就融入到这个充满人情味的大家庭,而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快速进步,快速成长,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记得去年,校长给我们带回来这本书,毫无保留的传授我们她在教学中的宝贵经验。我记得她说;“虽然我们是初中的教师,但教育孩子不只是这三年的知识,初中教师不只是会这三年的知识就够了,还要注重小学和初中,初中和高中的衔接。”这些话给我的印象很深,所以我在放假的时候,也买了高中课本,我希望在我给我的学生们讲课的时候,不仅仅局限于这三年的知识,在需要我为他们拓展知识的时候,我可以做到侃侃而谈,而是不一问三不知。

最后我想说,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有效地教书,热爱读书的教师,才能更好的育人,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久远”。这就是我这次的读书体会,谢谢大家!

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2

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在一起,进行这次读书交流活动,其目的是要大家畅所欲言,谈谈自己读书的经验和感悟,同时也包括自己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或问题。下面,我把自己在读书学习中的做法和体会拿出来,跟各位老师做真诚的交流。

我们学校有许多喜欢读书的老师,尤其是卞金涛老师、高英猛老师、韩开平老师等,他们博学多才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我。他们读书是为了兴趣,主动读自己喜欢的书。在上学的时候,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也曾经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优美的诗歌、散文,各类小说,也深深地吸引着我。但随着年龄和教龄的增长,在繁琐的工作面前,读书的兴趣渐渐地淡去了,今天的自己总是感觉是在压力下读书。

以前,我们经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杯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要有一桶水。但新时代教师再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在某些知识方面超越了老师是常有的事儿,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仅满足于一杯水、一桶水,不求知识的拓展和加深是完全不够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要做"活水",要做源源不断的"长流水".所以,我认为即使读书的兴趣散去,我们也应该在压力下读书,因为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

我的学习是从反复阅读初中历史教学用书和高中历史教材开始的。我购买的书籍,我自己把它们分为教育理论、专业知识、课堂教学三类。近期我购买的书籍主要有:《教师语言的艺术》、《给历史教师的101条建议》、《优秀教师的经典说课案例》、《史记故事》、《成功教师的22条军规》、《人一生要读的经典》等。分别放在家里、办公室里、学校宿舍里,利用休闲时间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困惑,尤其是繁忙的工作,总是不能够按照事先的计划读书。

在此,我给各位年轻的教师提出几个建议:

一、明确目的:首先根据个人情况思考自己为什么而读书。

二、选择书目: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你需要看什么样的书)。

三、制定读书计划:既包括短期计划,也包括长期计划。计划每年每月,甚至每周每天读什么内容。

四、写读书笔记、教育随笔:这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重点写出自己读书后的心得体会,把读到的东西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

五、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编写教学设计、优质课评选、论文评选等,各种活动会成为你读书的动力,活动促使你去读书,查阅各种资料。一个教师无论是自身素质的提高还是专业理论的提升,都是在参与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才会有质的飞跃。

从年龄上讲,你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不要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不要等到我们这种年龄,没有精力读书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学到的东西太少。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我们就应该尽自己的所能,使自己做到最好。从现在开始,就努力读书吧!也许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是我们可以成为最努力的!

……此处隐藏3345个字……一年级的学生,这种情境课堂的创设更有着不容忽视的分量。只有孩子的思维被唤醒,被激活的情境下,才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去听老师的讲课,去思考,去收获!但我们不能满足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的认真地学习状态,我们更应该关注这种爱听课、会听课、会学习的习惯培养!

其实情境课堂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流教育理念要我们尊重学生的兴趣,一直以来我深信并遵循着这个原则。但是在今年,党我再次走进一年级的孩子,再次用情境课堂带领着他们快乐地学习时,我陷入了一个更深的思考——“兴趣究竟从何而来?”兴趣仅仅是天赋或潜能的自然表现吗?即使一个具有天赋或潜能的孩子能否自我开发?或是通过后天体验、见识启发、调动出来?

从启蒙到体验学习、延续发展、直到形成成熟的兴趣取向,这个过程不会只是一个人在参与,在这里有孩子们自身的寻找和探索,有外界环境的引导和影响,有孩子们的执着和坚持,有外界环境的陪伴和同样持之以恒的协助。所以说“兴趣”的形成,有它的“前世今生”。而我们则是促进这个过程的最有力的外界协助力量,我们任重道远,我们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在每一节课上,创设情境,实现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更应该从每一个细小的环节入手,决不能有环节,没细节,真正关注学生内心的体验,让他们产生“爱听课、爱学习”的源动力——对学习的兴趣。相信这一定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但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对我们的学生有信心,一定会不断地向着这个目标靠近。有句话说“梦想是用来接近的,而不是用来实现的”,我想让这句话更完满些,我们可以向着梦想无限接近!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固守着给学生最优异的成绩这个信念,也一直为此而努力。但最终能够成就学生的,却是一些最本质的东西,比如良好的习惯。相信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同时,我们也正在形成某种良好的习惯,证应了那句话——“在付出与收获的同时,成就别人,页成就自己。”这是一件双赢的事!

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篇7

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们每人仍是只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们每人有两种思想。读书,应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必修课,但读书交流活动,我们未必会有很多机会参加,学校教务处组织以“感受经典”为主题的读书交流活动,其目的就是不仅只是老师们自已读书,而且还在于相互交流、分享、欣赏。读书交流活动无疑对推动书香校园的建设,产生积极的作用。很高兴参加教师读书交流活动,与每一位交流的教师分享读书的心得。

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中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作好一个人,一个能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教师是一个冒险甚至危险的职业。伟人和罪人都可能在他的手中形成,教师必须尽最大努力让自己和自己的学生走向崇高。

教师的幸福不仅仅是学生的成功,同时应该是自己的充实与成功,教师可以利用的时间与空间决定了教师是一个幸福的人。他完全可以进行自我的设计与武装,让自己多才多艺,精神世界更加丰富,让自己脱离庸俗。

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是读书。人类几千年的教育历史中,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宝贵的教育思想财富。阅读经典,与过去的教育家对话,是教师成长的基本条件,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教育智慧的形成,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跨越由这些经典构成的桥梁的过程。这是一个不可超越的过程。人类的教育虽然不断变迁与发展,但是教育的根本不会变化,培养人的功能不会变化,教育过程的内在规律不会变化。现代的许多教育新思想,其实是用我们这个时代的语言和案例与过去的大师对话而已。

教师读书不仅是寻求教育思想的营养,教师智慧的源头,也是情感与意志的冲击与交流,塑造人生理想与人格力量。读书会让教师更加善于思考,更加远离浮躁,让教师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让教育更加美丽。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读书呢?我认为,一个优秀的教师要读好书,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勤于思考

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不少善于思考、勇于实践的教师脱颖而出,但为数不少的教师还处在等待、观望之中,有时也有改革的念头,但期望出现现成的方案,照着别人的套路前行。这种想法是不行的,课程改革不会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套路”。所以说,每一名教师在读书时都要做思考者、思想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学校也要为教师的思考搭建“平台”,如举办读书比赛、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引导教师多看书,多思考,多动笔。只有这样,一线教师中才会涌现出越来越多的思考者、思想者。从理论上讲,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和技能的熟练程度,这就要求我们通过读书去积累、去总结;二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建立在对教师自身教学实践反思的基础上,特别是借助于教育理论观点下的案例解读,这也需要通过大量读书并逐渐积累而成的富有个性的教育实践的见解与创意;三是教师专业发展不仅要通过教师个人的学习与实践反思,更为重要的,是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发展文化与模式。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享受读书的乐趣。

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象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而书在我们眼中也不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印满文字的厚本子,而是个充满知识的阿里巴巴的山洞。……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创造了我们生命的喜悦!

在读书中学会与压力相处,学会在读书中款待自己的心灵,一本书,一杯清茶,静静的回归自我,远离无关紧要的不平衡、嫉妒、焦虑、自怜,去关心教育。这就是我对教师读书的简单体会!

三、让读书成为习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教师没有接触过,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因此我们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学生随意提出的问题更多的是涉及到当前经济、政治、文化领域,有些甚至是当前的热点和焦点。教师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那么就要求教师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在工作中,个人小书架上更多的是专业的东西。而随着工作的深入、角色的转变,书架上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丰满、不断的转变!但不管怎样,必读书、书必读!当我们行路艰难时,我们需要读书、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创新;而行路顺畅时,我们时刻提醒自己,行路艰难甚至无路可走的情形随时都会出现……于是,我们要经常对自己说“永不停息的读书、学习吧!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生存的方式!”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其他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多篇范文。

《教师读书交流会发言稿多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